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作为塑料的抗静电剂其作用机理:是表面活性剂以疏水的碳氢链通过范德华力吸附于塑料表面以极性基伸向外,在塑料表面形成表面活性剂的定向吸附膜起到导电性使静电荷能很好地逸散。同时吸附膜也能起到缓和塑料表面的摩擦作用。
方法主要有两种
01
为了消除这种静电现象,目前多采用表面活性剂抗静电法。此种表面活性剂被称为抗静电剂
(1).物理法,由于静电的大小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因此可采用调节温度和湿度,电晕放电等物理法来消除物品表面的静电现象。
(2).表面化学法,即使用表面活性剂也称为抗静电剂对纤维及塑料制品进行表面处理或混炼于塑料的内部以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纤维的抗静电剂
02
1.作为抗静电剂应具备的条件:
不改变纤维的手感;
抗静电效果好,量少,低温时仍有效;
与树脂纤维有良好的相容性;
对其他助剂具有很好的配伍性;
无发泡现象,并且不产生水渍;
无毒性,也不损伤皮肤;
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2.抗静电剂的类型
用于纤维的抗静电剂主要类型为阳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3.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
用于纤维抗静电的表面活性剂,抗静电机理:主要是表现在防止纤维织物表面受到摩擦时产生静电和表面电荷的逸散两个方面。防止摩擦带电与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有密切关系;而表面电荷的逸散和表面活性剂在纤维织物上的吸附量和吸湿性有关。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很容易通过自身所带的正电荷吸附到带负电荷的纤维表面上。
塑料抗静电剂
03
1.塑料抗静电剂按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分为
(1)阴离子型;
(2)阳离子型;
(3)两性离子型;
(4)非离子型。
2.抗静电剂按使用方法可分为两类:
表面涂附型抗静电剂;
混炼型抗静电剂。